蘭嶼。夜 ( 角鴞、光澤蝸牛、棋盤腳 )

蘭嶼。夜 ( 角鴞 、 光澤蝸牛 、棋盤腳 )

 

facebook  FacebookIG  IG

 

首頁住宿文化日升日落景點天池美食

 

角鴞

角鴞

  蘭嶼角鴞體形較小,體長約22厘米,體色棕褐,有豎起的耳羽。虹膜黃色。蘭嶼角鴞的叫聲很有特點,雌雄的叫聲差異明顯,通過這些叫聲在黑暗的生活中交流。達悟族人稱牠為「DO DO O」,主要是公鳥會發出嘟嘟~或嗚嗚~的叫聲,母鳥則是發出ㄧㄠˋ的叫聲。

蘭嶼角鴞生活在雨林之中,是夜行性。它們的食物以昆蟲為主,蘭嶼島上大量的蟋蟀若蟲和蜈蚣是他們常吃的食物,吃食時經常用一隻腳抓握,往嘴裏送的同時閉上雙眼,樣子很陶醉。白天時,它們常站在樹樁上睡覺。1985年前,國外的研究者曾經描述蘭嶼角鴞吃齧齒類。但據中央研究院多年來的研究,由於蘭嶼島上的齧齒類體形較大,它們並不吃哺乳類,只是有時吃繡眼。由於不吃哺乳類,它們很少吐唾餘,對於它們的食性多通過糞便研究。

蘭嶼角鴞以樹洞為巢,是單配製,雌鳥產卵後負責孵化,從孕育到孵化器結束,雄鳥都要外出覓食給雌鳥補充體力。蘭嶼角鴞每窩產卵約2~3個,蛋的形狀較圓,體積比桌球略小。蘭嶼角鴞在台灣受到文化資產保存法及野生動物保育法保護的物種。

~ 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

 

老一輩的達悟族人並不喜歡角鴞,認為他是一種不吉祥的鳥類,原因可能是因為角鴞常常棲身在棋盤腳的樹上,而棋盤腳又被當地人視為魔鬼樹,所以角鴞似乎就成了魔鬼的化身。但時至今日,年輕一輩的達悟族人大多已經沒有這樣的禁忌。同時,蘭嶼特有的角鴞品種也成為了蘭嶼極為重要的觀光資源之一。

車行經過紅頭村,來到了蘭嶼的舊監獄營區的附近,就是熱門的賞蘭嶼角鴞的地點。在小施的仔細介紹後,可以發現其實不需要特別的費神聆聽,就能聽到此起彼落的角鴞互鳴。但真要發現他們的所在,還是需要當地的導遊帶領,這樣可以更節省些尋找的時間。就在小施模仿角鴞的叫聲時,現場也此起彼落的聽到許多角鴞的回應叫聲,我們才驚覺原來這裏的角鴞數量如此的嚇人。原來,這些叫聲都是帶隊去夜間觀察的嚮導們的叫聲,知道後實在是令人莞爾一笑。

▲ 哇!發現樹林中的角鴞了

▲ 這張是最清晰的一張角鴞照片

▲ 角鴞歪著頭可愛的模樣,但其實聽說角鴞是種凶猛的禽類,一點都不像外表般的可愛

▲ 只有左半臉的打光的角鴞


 

光澤蝸牛

我們的下一個夜間觀察的對象也是蘭嶼的特有種,蘭嶼光澤蝸牛。這隻曾在2009世博會亮相的特殊生物,有著雪白剔透到略略透明的外殼。且除了外殼之外,蝸牛的本身也是類似的透明顏色。它分佈於蘭嶼和綠島,在環島公路旁的綠葉植物葉面下方,很容易的就能夠找到他們的蹤跡。

▲ 這隻蜥蜴是光澤蝸牛的天敵之一,確切的名稱有點忘記了

▲ 在幾番尋找下,我們終於在某片葉面下,找到了一隻光澤蝸牛。

▲ 他漸漸的探出頭來

▲ 哇!光澤蝸牛不只外觀有點辦透明,竟然連身體也是透明的!真是太神奇了!▼

▲ 聽小施說,他們小時候有的時候還會抓光澤蝸牛來當零嘴吃唷!

光澤蝸牛

▲ 最後,還是將他放回大自然囉。


 

棋盤腳

棋盤腳,是一種夜間開花的植物,常分佈於熱帶的島國或熱帶大陸沿岸,在墾丁派出所及墾丁國小前也能看到它的蹤跡。在傳統的達悟族中稱為魔鬼樹,是一種不吉利的象徵。為什麼棋盤腳在這裡被稱為魔鬼樹,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墓地的附近剛好常常有棋盤腳的生長,再加上他只在夜裡開花的緣故,因此很自然的被視為一種不好的徵兆。

▲ 夜間才開花的棋盤腳 ▼

▲ 很巧,在觀察棋盤腳的時候,很幸運的剛好碰到三隻在樹上入睡的小鳥,一動也不動的站立在樹枝上。


 

其他的夜間生態

▲ 蘭嶼清潔的水溝裡,輕易的就能看到許多生物的蹤跡。螃蟹、蝦子、小魚,想看到這些生物,一點都不費力氣。 ▼

▲ 你相信嗎?這是蘭嶼西南方的一個小漁港,完全不同於以往台灣本島充滿油污、爛泥、臭味的腥腐印象,這裏的漁港竟然乾淨到可以見底。而且,聽小施說,他以前偶爾還會帶遊客們來這裡跳水呢!

▲ 夜間的海上有艘漁船在那晃阿晃的,原來他們是利用飛魚的弱趨光性在捕捉飛魚。船老大最後還將當晚捕捉到的飛魚,現場料理弄起生魚片來了。▼

▲ 我們最後就在龍門碼頭的海堤上觀星賞月,不自覺的在涼涼海風的吹拂下,就這樣睡了半個小時。好久沒有在不是床鋪的地方這樣慵懶的入眠了,耳邊伴著海浪的拍打聲,背下的海堤還有白天日曬的餘溫,感覺這似乎是另一種的天然SPA。來到蘭嶼,一定要找個時間讓自己放空。


 

首頁住宿文化日升日落景點天池美食

 

sya
sya

SYA是個喜愛旅遊、喜歡拍照、喜歡找故事、喜歡整理照片、酷愛記錄生活的不認真上班族。只要有喜歡的目標,還是能有一晚台北墾丁的戰鬥力。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找到一個很有故事的景點,然後花個五六天就為了完成一篇文章。

文章: 10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