墾丁的歷史
墾丁,位於台灣最南端的恆春半島,是陽光、沙灘、海浪的代名詞,吸引著無數旅人前來體驗夏日風情。這裡的墾丁國家公園是台灣第一座國家公園,擁有豐富的生態和絕美的自然景觀,從潔白的沙灘到壯麗的珊瑚礁,讓人目不暇給。遊客可以享受浮潛、衝浪等水上活動,探索秘境沙灘,或是在墾丁大街上品嚐在地美食。夜晚,觀賞迷人的落日或參加夜市的熱鬧氛圍,是一種無與倫比的放鬆與快樂。無論是來尋找安靜的自然之美,還是享受熱鬧的度假氣氛,墾丁都是旅人的天堂。
☆ 活力墾丁。歷史。住宿。墾丁國家公園。景點。美食。娛樂。海洋生物博物館 ☆
恆春本名「瑯嶠」,一直到沈葆楨來了以後,因為看這地方四季如春,才改名為「恆春」。清同治十三年,日本人挑起「牡丹社事件」,使清朝意識到東南海防的重要,故派沈葆楨來台設縣築城;經官員勘輿風水後,以猴洞山為中央龍脈,東門背靠大平頂山(西屏山)為前朱雀、北門面對三台山為後玄武、南門面對龍鑾山為左青龍、西門面對虎頭山為右白虎,為恆春四門四靈。恆春古城於清光緒五年(西元1880年)興建完成,至今已超過百年歷史,經過歷年整建,現被列為國家二級古蹟,也是台灣目前保存的最好的古城。
![]() |
![]() |
墾丁國家公園成立於1984年1月,是我國第一座成立的國家公園,三面臨海,為我國少數同時涵蓋陸域與海域的國家公園之一。由於百萬年來地殼運動不斷的作用,陸地與海洋彼此交蝕影響,造就了本區高位珊瑚礁、海蝕地形、崩崖地形等奇特的地理景觀。特殊的海陸位置加上熱帶氣候的催化,此孕育出豐富多變的生態樣貌,海岸林帶的植物群落尤其特殊罕見,每年還有大批候鳥自北方飛來過冬,數量之多蔚為奇觀;海底的珊瑚景觀更是繽紛絢麗,為墾丁國家公園妝點出卓絕風貌。(資料來源:墾丁國家公園管理處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