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竹 景點】張學良故居 | 幽幽清泉夢

張學良故居 | 幽幽清泉夢

衛星定位 (WGS84 座標)

東經(E) 121° 06′ 14.07″
北緯(N) 24° 34′ 32.47″

主要景點:張學良故居、三毛故居

景點範圍:新竹縣五峰鄉

 

facebook  FacebookIG  IG

 


旅遊地圖及相關資訊

張學良 清泉故居 (E: 121°06’14.07”, N: 24°34’32.47”)

  • 地址:新竹縣五峰鄉‧清泉部落
  • 電話:(035)518-101
  • 交通:122縣道直行至約48km處,至清泉遊憩區後即可到達

三毛 清泉故居 (E: 121°06’19.45”, N: 24°34’24.33”)

  • 地址:新竹縣五峰鄉‧清泉部落
  • 交通:122縣道直行至約48km處,至清泉遊憩區後即可到達

 


旅遊記錄

這週六本來要參加 Annie 舉辦的 Xuite 聚會,誰知前一天下午公司開會,有臨時緊急的事情,所以星期六要來公司加班。常辦活動的我也知道,辦活動最頭大的就是碰到類似臨時落跑的情況,除了在行程的安排上可能會有些異動,在心情上也會有點不太舒服,因此很不好意思的趕緊打了通電話去告罪!一直沒有去過朱銘美術館的我,只能說和它的緣分不足,下次得自己再安排時間去逛逛囉。

 

星期天還是找了個比較近的景點,來個一日的悠閒之旅,在網路上找了一番後,決定拜訪位於新竹五峰鄉清泉部落的少帥張學良的故居。雖然這只是個故居景點,但當你一進入這裡,隨著牆上海報的詳細說明,時光似乎一轉眼拉回到七十年前。每一個故事細節都讓人隨著這段內容而起伏,它進而改變了大陸的版圖,也改變了台灣的歷史。

抵達清泉部落前三、五公里處,會經過一座單向通車的桃山隧道。一進入這黝黑的隧道,馬上就勾起我之前和車隊一同長征 天長隧道 時的回憶。天長隧道比桃山隧道更長,隧道因為位處較高的海拔,再加上隧道內山泉水的滲漏,隧道內的積水差不多有快半個輪胎高。天長隧道內寬度剛剛好就是一台車的車寬,所以車子必須很緩慢的前進,免得刮傷車身。且隧道內彎曲,因此更難判別對向是否有來車,即使如此,卻是個刺激的體驗,有興趣的人,一定也要去嘗試看看。言歸正傳,雖然桃山隧道中間有較為寬敞的會車道,但還是在進入隧道前,先注意一下對向是否有來車的車燈,免得會車空間不足,一堆車全卡在裡面了。過了隧道後,也就快要抵達清泉了。

→ 竹122縣道 桃山隧道

▲來到這個叉路口後,左轉前行約一公里就能抵達清泉遊憩區。右邊的路通往雪霸國家公園的觀霧園區,因為風災的關係之前觀霧滿目瘡痍,經過幾年的整修後,現在聽說已經部分開放,而七月時會全面開放。


 

張學良 故居

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先從 維基百科-西安事變 簡史瞭解一下,接著,我們就搭著時光機回到那七十多年前的故事場景中吧…

西安事變後,張學良開始了長達半個世紀失去自由的生活。其間被軟禁在新竹清泉的時間為 1946 ~ 1959,原本位於上坪溪北岸的故居原址,因為多年前颱風所引發的土石流而沖毀,故於上坪溪的南岸 (原址的西南方) 依照原本的建築興建了一座張學良故居的紀念館。

▲ 走過停車場,在兩座雕像後方的這棟,就是訪張學良故居而興建完成的建築。

▲ 建築前方的就是張學良與其第二任妻子趙一荻。

▲ 故居的入口

▲ 這塊位於門口的告示牌,說到了原本的故居是在民國52年颱風來時所沖毀。

▲ 張學良於清泉的幽禁歲月 1946~1960

▲ 張學良與趙一荻於此的合照

▲ 位於清泉故居時的生活照

▲ 張學良一生的簡史 ▼

▲ 這段是張學良在原配於鳳至過世後,親自寫下的這段詩詞,深切的蔓延出了張學良的磊落與骨氣,讓人細細讀來,別有感觸。

▲這張是張學良自西安事變後,遭到長達半個多世紀軟禁的遷徙圖。

▲ 這是另一座位於館內的張學良閱讀雕像。張學良對於明史涉獵甚深,原因是被軟禁後的1938年11月被帶到了貴州修文縣陽明洞。修文縣就是王陽明被貶的所在,再加上王陽明被貶的那年為37歲,恰巧也與張學良西安事變後被拘禁的年歲相同,因此有感於自己與王陽明有類似的遭遇,因此開始試著去瞭解王陽明,也因此到後來進而鑽研明史。

▲ 張學良對於明史的研究,一直到1955月,在宋美齡的勸說下漸漸接觸基督教。從此不再信佛,改而研讀聖經,對於明史的研究也就告一段落了。

▲ 這對桌椅是仿被沖掉的故居內的陳設,聽說是張學良與趙一荻最常打發時光的地點。

▲ 張學良與他的兩個女人,元配於鳳至與後來的趙一荻。

▲ 改信基督教後的張學良,雖後來已與趙一荻出雙入對,但基於基督教一夫一妻的教規,始終未再迎娶。一直到有一日於鳳至主動寫信給張學良,信中提及願與其解除婚約,而成就他們兩人。張學良看完信後,大哭,於隔年後與趙一荻於台北舉行簡單的婚禮。

▲ 這間是這裡的小型視聽館

▲ 繞了故居一圈後,這個最後的長廊的盡頭就是一張張學良先生的畫像

▲ 走故居一圈並不大,但我卻在裡面晃了將近快兩個小時。

▲ 張學良清泉故居的上方有一座天主堂,這座天主堂與三毛有一點點的淵源,我們後面再說。

▲ 停車場的另一方是清泉遊憩區的音樂祭活動場地以及小吃販賣區。

▲ 這位伴舞的小姐真的是很夠「力」!

▲ 在清泉這段,上坪溪從下游往上游一共有三座吊橋與一座可供車輛通行的橋。依序是二號吊橋、五峰清泉吊橋、一號吊橋、清泉大橋。

▲ 一號吊橋與二號吊橋都較長,我光在橋下就覺得它晃個沒停的。有懼高症的我當然一點走的意願都沒,所以就選擇了較新的清泉吊橋來走。

▲ 走過清泉吊橋後,往右邊走可以抵達溫泉泡腳區;溫泉區旁的一塊高地,就是原本的張學良故居遺址;循溫泉區旁的一個陡坡步行而上,第一個路口右轉,經過一號吊橋後就可以抵達三毛的故居。

▲ 溫泉泡腳區,這裡曾經有簡單的石寮。石寮分為三個等級,一個是最高級的泡湯區,供張學良與一些高階軍官使用;次階的石寮為供看守張學良的守軍使用;最後的則是供一般民眾使用的石寮。只不過這些石寮同樣在颱風來時被一併沖毀了。

▲ 溫泉泡腳區旁的這塊高地就是原本張學良故居的遺址。

▲ 縣政府將這塊區域重現,並簡易的重現其建築的基柱點

▲ 遺址旁的巨石上,也刻著張學良的簡史 ▼

▲ 遺址旁則豎立了許多的看板,上面陳列了許多張學良與趙一荻當時幽禁於清泉時的生活照。

原本來此的目的,只是單純想要找個假日的景點隨便走走。很意外的,在這些參觀的時光裡,慢慢的,我不再只是個遊客,而好像是個曾經參與這段時光的見證者。現實生活中的利益考量,內憂外患的矛盾取捨,絕對不是一個旁觀者所能體會。雖然這是個原本屬於大陸的一段歷史,但故事的發展卻完全影響了日後的台灣。能夠在假日這樣好好的上一堂歷史課,一種沒有壓力的課程、一種出自於感染後的自身好奇所驅使的動力,真的是很痛快。


 

三毛 故居

▲ 從溫泉泡腳區旁的一個陡坡走上去,第一個路口右轉後,會先經過清泉一號吊橋的一端

▲ 通往三毛住處的小山道

▲ 接著,眼前的這棟紅瓦屋就是三毛的故居。

▲ 剛剛在目前的張學良故居紀念館上方天主堂,住了一位丁神父,他與三毛友誼甚深。目前三毛的故居因為當時三毛也是以租賃的方式居住於此,目前已經將該房屋還給原屋主。原屋主聽說就在這賣臭豆腐,老闆人在的時候,就會開放屋子供遊客參觀。很不巧的,我來的這天,屋主並不在,所以只能拍拍屋子的外觀過過乾癮。


 

延伸閱讀 – 122縣道上的其他景點
sya
sya

SYA是個喜愛旅遊、喜歡拍照、喜歡找故事、喜歡整理照片、酷愛記錄生活的不認真上班族。只要有喜歡的目標,還是能有一晚台北墾丁的戰鬥力。最開心的事情就是找到一個很有故事的景點,然後花個五六天就為了完成一篇文章。

文章: 1028